图①:“中国·白帝城”国际诗歌节演出现场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王传贵摄
图②:夔门秋景。
罗小庆摄
图③:奉节金凤云海观景区。
毛幼平摄
长江东去,穿三峡,驰平野,奔流入海。重庆市奉节县正坐落于三峡入口,只见青山如削,壁立千仞,往来船只如梭。
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,奉节自古险要。守巴蜀必守奉节,出巴蜀亦必经奉节。
正因如此,奉节长期成为夔州重地,李白、杜甫、刘禹锡等诗人驻足停留,一览三峡胜景,留下精彩文字——
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”
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”
“杨柳青青江水平,闻郎江上踏歌声。”
…………
奉节,一座笔墨筑成的诗城。自古以来,诗人们在奉节留下上万首诗篇。仅2009年编印的《夔州诗全集》,就收录了472位诗人、4464首诗篇。2017年,奉节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“中华诗城”称号。
如今,依托丰富历史底蕴,奉节打造了一批重点景区,文化搭台、旅游赋能、经济唱戏,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正生长为现代化文旅大县。2022年,奉节全县接待游客超2560万人次,同比增长12.3%;旅游综合收入143.7亿元,同比增长20.7%。
诗篇,串起风景名胜
奉节县城往东,瞿塘峡入口有一座岛,其上便是白帝城的主体。远远望去,红墙掩映,绿树葱郁,亭台楼阁点缀其间。
西汉末年,公孙述据蜀,在山上筑城,因城中一口水井常冒白气,宛如白龙,他便自称白帝,并将其命名为白帝城。诗人李白一首《早发白帝城》,更让此地名扬千古。
白帝城本与陆地相连,三面环水,一面靠山,三峡库区蓄水后,白帝城便成为一座江心岛。穿过风雨廊桥,沿着青石阶梯拾级而上,山势陡峭依然,跨江铁索仍在。
迈进白帝庙,明良殿内,刘备、诸葛亮等塑像肃穆,托孤堂内再现了1800年前刘备托孤场景。贞观年间,唐太宗为旌表诸葛亮奉刘备“托孤寄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”的品质,将人复县改名奉节县,沿用至今。
“这是观赏夔门的最佳地点,也是1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。”白帝城景区讲解员冉智中手指前方:夔门雄踞,青山夹峙,长江之水浩荡东泻,瞿塘峡自此开端。
“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”“白帝高为三峡镇,瞿塘险过百牢关”“众水会涪万,瞿塘争一门”……遥想当年,目睹如此雄奇景象,杜甫诗兴大发。据考证,他在奉节的两年多时间作诗430多首。
离开白帝城,驱车山路,盘旋而上,在云雾缭绕的赤甲山半山腰,便可以看到醒目的杜甫诗句“赤甲白盐俱刺天,闾阎缭绕接山巅”,“三峡之巅”由此得名。
“三峡之巅”风景区是长江三峡最高处,青山逶迤,长江犹如一条巨龙从瞿塘峡中穿过,滔滔东流。
“这里风景太好了,视野非常开阔,让人心情愉悦,神清气爽。”来自陕西的游客谢飞说,他爱好诗词,为杜甫诗句所吸引,远道而来。
像谢飞这样的游客还有不少,跟着诗词游奉节,正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旅游打卡方式。处处有风景,处处是诗词。在诗歌的滋养下,古诗城正焕发新活力。
诗意,写就文旅文章
天作幕,船为台,伴随萧萧笛声,舞台上,诗人站立山峦之上,一幅山水画徐徐展开。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”……一首杜甫《登高》将观众拉回千年之前。
来奉节旅游,欣赏诗词文化实景演艺节目《归来三峡》已经成为“标配”。节目以当地名胜古迹为背景,吟诵唐宋诗词,以歌伴舞,并作旁白注解,让观众领略长江三峡壮美的自然景观与中华诗词的意蕴之美。
“每天都有几百名观众,我们演得也有劲儿。”参演人员冉瑾说,作为奉节文旅融合的成果之一,《归来三峡》的知名度越来越高。
“诗词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里,还要为经济赋能,让文旅深度融合,推动县域发展和乡村振兴。”奉节县委书记张果介绍。依托璀璨的诗词人文和绮丽的独特风景,近年来,奉节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持续唱响“三峡之巅 诗橙奉节”文化品牌,让诗与远方更好结合。
“中国·白帝城”国际诗歌节是奉节的另一张亮眼名片,已连续举办6届。2022年12月底,正值漫江碧透、万山红遍的时节,奉节县体育馆内,灯火通明,掌声雷动,10多名舞者身姿婀娜,旋转、跳跃、弯腰、摇曳……融入舞台,拂袖流云间带大家梦回悠悠白帝城,也拉开了开幕式晚会的序幕。
依托诗歌节举办美食文化节、招商引资签约、旅行商大会等活动,联手《中国诗词大会》举办“诗和远方——夔州书画展”,奉节文旅产业正在形成集聚效应。
既要开展文化活动、促进旅游,还要挖掘景点内涵、彰显诗意。奉节打造“中华诗城”全景一日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,将依斗门、夔州博物馆、白帝城、《归来三峡》如珠串联,方便游客集中领略诗词文化。
如今,在奉节,随处可见诗词的影子,全县各酒店、饭店、景区也都融入了诗词内容,酒店房间还会专门放置夔州诗词书籍,让游客随处与诗相遇。
诗承千年,筑此诗城。杜甫曾在奉节管理橘园,留下“园柑长成时,三寸如黄金”之句。没承想,柑橘类水果与这片土地结缘至今,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。每到柑橘成熟时节,长江之滨,橘林起伏,香飘四溢。
怎样将“诗”与“橙”两张名片结合起来?奉节探索农文旅融合,打造一批脐橙观光旅游线路。每年4月,永乐镇大坝村脐橙花开,金黄的脐橙与白色的橙花相映成趣,形成“花果同树”的独特景观,吸引了城郊游客纷纷前往打卡。
目前,奉节县A级景区达24个,其中5A级景区1个、4A级景区6个,全县文化经营主体已达1113家、旅游经营主体达4686家。旅游综合收入增长迅速,不少人端稳“文旅饭”。
重庆万重山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张剑就是其中之一,依托奉节良好的旅游环境,他在“三峡之巅”风景区旁建民宿,办农家乐。一到饭点,餐厅里,热热闹闹,游客三五成群前来消费。“旅游红火了,我们生意也旺了。”张剑说。如今,市内外游客纷至沓来,七成来自奉节以外。
2022年6月,郑渝高铁正式通车,更是拉近各地游客和奉节的距离。奉节推出瞿塘峡深度游、画舫游、“巅峰双峡”游等水上游线路,丰富旅游供给。
“文化和旅游贯穿奉节发展历史,雄奇景色和深厚文化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,他们旅居奉节,进一步丰富文化积淀。”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表示,文旅是奉节发展的独特优势。
诗韵,融入日常生活
年近八旬,可老赵仍然闲不下来,一有空就琢磨吟诗作赋,每到兴奋时,便挥毫泼墨,记录下来。
老赵大名赵云鹏,奉节县永安镇村民。看到遍地柑橘金黄,他赋诗一首:夔州柑橘黄,商贾聚瞿塘。举目山披翠,穿林果泛香。人欢歌四野,车运绕崇岗。老酒邀同醉,农家话小康。
农民怎么成了诗人?
镜头拉回2000年,老赵正在地里挥汗如雨,有老朋友创办诗社,邀他入伙。“我都50多岁了,一点基础没有,还能写诗?”老赵摆摆手。
“这有啥,咱这地方出过那么多诗,有灵气哩!”在朋友劝说下,老赵答应试试。
读了历代诗人在奉节留下的精彩篇章,老赵受到启发和鼓舞,陆续创作了600多首诗。以文会友,他和诗友们成立诗词学会,经常一起切磋。如今,老赵参加的诗友圈已经发展到160多人。
老赵的经历,在奉节并不少见。白帝城景区讲解员胡红能将奉节上下千年历史文化娓娓道来,引导游客穿行于古今之间,感受诗词的前世今生;景区保安李冲国,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,每天至少背诵一首诗,要积累上千首诗歌;出租车驾驶员余明炯接触诗词多年,与诗词有关的奖状、证书、奖牌,拿了不少……不同年龄、职业的奉节人都在接过诗词文化“接力棒”,用自己的方式热爱、传承诗词。
90后奉节女孩钱敏,每学习一首新诗,就将其誊抄在便笺上,装订成“口袋诗集”,反复诵读,最终登上《2022中国诗词大会》的舞台。
“这片土地自古就有诗歌传统,诗词文化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”张果说。
诗词元素融入奉节的大街小巷:打造“以诗会友”平台,先后成立“夔州诗词学会”等学会;各学校、企事业单位每年都会举行诗词朗诵会、研讨会和采风活动;出版《夔州诗全集》等数十册诗词类著作;不少学校、街道、餐厅、河流都以诗词命名。
如今的奉节,满城浸染诗书气。东望夔门,大江奔流,但青山依旧,诗韵如常。
“千载诗城韵,而今景更妍。”老赵伏案提笔,在纸上写下这行诗。
版式设计:张丹峰
关键词: